2003年12月,慧聰網實現了在香港聯交所創(chuàng)業(yè)板的成功上市,成為國內B2B電子商務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,隨后在2006年12月15日,浙江的B2B企業(yè)網盛科技在中小板掛牌上市,2007年11月6日,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也最終在香港上市,至此國內三大B2B電商巨頭齊聚,開始了為期三年多的激烈競爭。
然而從2010年開始,電商企業(yè)上市的“接力棒”終于從B2B輪轉到了B2C企業(yè)手中。2010年,10月26日,麥考林成功登陸納斯達克,成為中國B2C第一股,中國電子商務企業(yè)赴美上市潮已經來臨。隨后,在電子商務領域苦心經營了10年的當當網,在北京時間12月8日晚在紐交所掛牌上市,發(fā)行價16美元,融資2.72億美元。這輪上市潮,僅僅是開始,而非結束。
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,2010年1月-11月,中國電子商務B2C仍是資本關注的熱點,投資案例達37起。其中,披露投資金額的案例數為23筆,總投資金額為3.71億美元。從2010年4月-12月初,針對團購網站的投資事件共發(fā)生10起。其中,已經披露金額的5起投資案例中,3起人民幣投資案例,2起美元投資案例,金額分別在100萬-5000萬美元不等。
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B2C行業(yè)投資呈現三大趨勢:一是投資案例數即總投資金額創(chuàng)歷年新高;二是投資領域細分化,遍布除原有3C、服裝等垂直領域之外的眾多細分市場,表明資本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挖掘力度不斷向縱深拓展;三是相比于團購龐大的數量,團購投資集中度較高,但資本還未開始廣泛布局。或許2011年,才將是團購資本“瘋”投的一年。
標簽Tags:
關鍵字:
風險資本熱衷電子商務B2C,累積投資交易數不低于50起
|